三天前,原
铁道部 副总工程师、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法庭上一席供述,引发舆论哗然。他称当年收受企业2300万元,是因参评院士“需要花钱”。中科院次日发声明称,张曾两次参评落选,未曾收到过与张“花钱参评”相关的投诉。
根据新京报记者调查,张曙光曾为“组织科研成果”花费。他参与院士评选的个人著作,涉嫌由专家团队在集中时间段内集体完成。另据了解,张曙光被铁道部推荐为院士候选人时,时任部长刘志军“集全系统之力”力挺。虽然张两次参评落选,不过爆出的院士制度问题也再次被关注。
昨天,有相关部门的科技专家向记者披露,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、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当年参评院士,涉嫌学术造假。
9月10日,张曙光案在北京二中院开庭时,他在庭上称索贿2300万系因参评院士“需要花钱”。
据新华社报道,张曙光称,他先后3次向今创集团总裁戈建鸣索取钱款800万、两次收受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1000万、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丙玉钱款500万,均与参评院士“需要花钱”有关
据报道,王建新在接受调查时曾称,“2008年7、8月,张曙光找我去他办公室,当时他正在准备第二次申请院士,需要组织科研成果,让院士们了解他的成果,还要打点评审,需要一些费用。”
昨日,相关知情科技工作者分析,张为参评院士“组织科研成果”,的确曾花费。
早在两年多前,新京报记者就曾接到张曙光参评院士存在造假的举报,并进行了调查。张曙光申报中科院院士材料中的部分个人专著,涉嫌由专家团队完成。此外,张的一些论文涉嫌挂名造假。